|
新年献词:庚子年的法律人 二维码
142
新年献词:庚子年的法律人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窦雍岗
我们不迷信,庚子年不代表灾难。那些将庚子年,比如1840、1900、1960,与灾难相提并论的说辞,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解释,叫胡乱联系。胡乱联系的意思是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但是,2020,灾难频仍。2020,对于世界来说,灾难巨大。对于中国来说,灾难更大。除了看不到尽头的新冠疫情(COVID-19),中国还承受了世人皆知的其他沉重压力。我们在努力,中国在努力。
2020,法律人奋战在维护权利、争取权利前线。立法者、执法者、司法者、律师,如蜂蚁般忙碌。他们明白,人们仰望法律,期待璀璨星空,期待平等和公正。平等和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。
2020,民法典诞生。古今中外,称为“法典”的法律屈指可数。这部引来一片欢呼的法律,主体内容是部分原有单行法律的汇总,那些被汇总的法律随之作废。民法典共有1260条,集中起来适用更加完整、便捷。
2020,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。“李依依”案等典型的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就发生在未保法修订前夜。纯洁的未成年人遭受侵害,因为缺乏便捷、高效、可操作性强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指引,产生严重后果。未保法修订空间巨大。
2020,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亮相。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法规其实早已有之。但是,几乎每个人仍然全天候裸露在偷窥者面前。偷窥者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你按键,同意它看你的存储,听你谈话,甚至还给你录音,何其猖狂。
2020,刑法修正案(十一)通过,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岁。这是法律的胜利,还是教育的失败?刑罚具有惩戒功能,也具有教育功能。但是,如果让刑法教育未成年人,教育又当何角色?民意是否该反省了。
2020,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曝光。受害者从青葱少女到中年农妇,在长达16年的人生里,做梦也不会想到,自己当年考取大学,却被他人顶替了。如何形容顶替者的罪与恶?刑法修正案终将“冒名顶替上大学”入罪。
2020,孙小果被执行死刑。我曾经天真地认为,死刑让人丧失了最后的尊严,应当废止。然而章莹颖被害等惨案,让我重新思考死刑的意义。《死囚168小时》中的死刑犯马修说,包括政府,没有人可以杀人。但是他忘了,他刚刚杀了人。
2020,孙杨案裁决已出,孟晚舟案尚在博弈。这些案件告诉我们,办理任何案件,既要知己,更要知彼,尤其涉外案件。语言不同,环境不同,规则不同,团队不同,努力程度不同,结果可能就不同。
2020,张家慧案轰动一时。令人震惊的,不是张家慧的法院副院长身份,而是判决书公布的长长的行贿名单。我们依据专业认知代理案件,当事人一方事实和法律依据充分,但是判决结果却出乎意料。我们扪心自责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看到那份长长的名单,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。
行贿法官取胜,羞辱的不是法官,而是人们对法律的信仰;法官受贿判案,嘲笑的不是法律,而是他人神圣的权利!司法腐败花样层出不穷。当案件被恣意操弄,判决书的字里行间,能够读到的,便只剩下权力的傲慢和愚蠢。
“只要我还活着,只要还能见到普照大地的太阳,深旷的海船旁就没有人敢对你撒野。”(《荷马史诗•伊利亚特》)浴血疆场的将帅和士兵,誓死保护的是国家和人民;奋战法庭的律师,竭力捍卫的是当事人的权利,是正义与公平。
如果说生存就是抗争,就是战斗,那么庚子年的抗争和战斗尤为激烈。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法律人的庚子年终将过去,胜利属于正义,未来必然光明。让我们拥抱新年,让我们继续战斗!
注:部分案例名称参考中央政法委机关报《法治日报》。
文章分类:
保典动态
|